日期:2025-06-30 13:01:48
最近逛论坛刷群聊,到处都有人说市场要回调了,理由翻来覆去就一句涨多了该跌。这话乍听挺在理,可细琢磨全是问题——涨10%算多还是30%算多?跌到啥份上才算个头?
就拿军工来说,这边中航证券刚喊出供需共振,那边专家就警告历史高位,消息吵得人脑袋疼。
这种纯靠消息面撑着的「外部杠杆行情」最磨人,追高就被套山顶,观望又怕错过行情,散户夹在中间左右为难。到底该信谁?
一、研报与市场的巨大鸿沟
中航证券的研报确实够重磅,万字长文,逻辑严密,从国际局势到国内正策,从产能释放到需求增长,把军工板块的前景分析得头头是道。
研报的核心观点是:国际局势动荡,中国军工的机会来了。俄罗斯等传统军贸大国的出口萎缩,给中国腾出了市场空间。
珠海航展上,新型无人机、低空经济装备、军工信息化系统扎堆亮相,签下的订单更是天量。研报甚至预言,十四五末期,中国军贸将迎来供需共振的黄金期。
展开剩余75%然而,市场的反应却让人大跌眼镜。研报发布后,军工板块并没有如预期般大涨,反而持续回调。
这种研报与市场的巨大鸿沟,让散户们陷入了困惑。到底是研报太乐观,还是市场太悲观?
二、散户的困惑:高位还是低位?
对于散户来说,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:军工板块现在到底是高位还是低位?研报说前景光明,市场却表现冷淡。
有专家指出,当前军工板块的市盈率接近历史峰值,比过去90%的时间都贵。更有人翻出旧账:2020年军工也曾被吹捧为景气周期,结果追高的人套了整整两年。
散户的恐惧是真实的。珠海航展的订单虽多,但分到上市公司碗里能有多少?军品定价机制不透明,利润真能匹配现在的高估值吗?
这种分裂的背后,其实是「外部杠杆行情」下的典型困局:好消息被狂热放大,坏消息也被恐惧扭曲。散户就像在雷区跳舞,看研报追涨怕成接盘侠,看估值退缩又怕错过主升浪。
三、数据的真相:机构在做什么?
破解这种困局的关键,在于数据。研报可以渲染预期,大V可以制造焦虑,但机构资金交易的痕迹都会化作数据烙印在行情中。
军工是不是高位接盘?答案不在研报的万字长文里,也不在专家的言论里。它藏在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、却从不撒谎的真金白银的交易行为轨迹里。
举个例子,我曾经观察过两只军工股,它们从前期高点跌下来后,走势几乎一模一样,都是上蹿下跳,来回震荡。
我当时也是七上八下,一会儿觉得要反弹了赶紧补仓,一会儿又怕继续跌慌忙减仓。结果呢?一只股票后来直冲云霄,另一只却坠入深渊。为什么?因为机构的交易行为完全不同。
四、机构库存:揭开市场真相的金钥匙
后来,我用了量化大数据工具分析机构的交易行为数据,才恍然大悟。
看下面这张图,多了橙色的柱子,这就是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专门用来展示机构资金到底有多活跃。
对比两只股票,左边那只橙色柱子密密麻麻,机构资金压根没走,一直在积极交易;右边的柱子寥寥无几,机构早早就撤了。难怪走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!机构的交易行为才是关键啊!
现在我是认准了,想在股市里不被割,就得盯着这些真金白银的交易数据。不然就算K线画得再漂亮,机构撤了咱还蒙在鼓里,最后亏钱都不知道咋亏的!
五、当下的机会在哪里?
数据不会说谎,它只会告诉你市场的真相。散户要想在市场中生存,就必须学会用数据说话,而不是被情绪左右。
眼下即时「机构库存」活跃的股票有1435只!这几天大盘表现不好,但股市哪有一起跌的道理?反弹的机会保不准就藏在这些数据里!
声明:
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察与思考,不构成任何建议。
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,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。
发布于:上海市杨方配资-股市如何加杠杆-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-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